2010年,香港《壹周刊》一篇題為“霸王致癌”的文章致使風頭正勁的霸王洗發水面臨滅頂之災,“Duang Duang Duang”地連虧六年。2016年沉冤昭雪的霸王,也終於轉虧為盈。
3月14日,霸王集團發佈公告稱,集團預期2016年將出現經營凈收益。
轉虧為盈的原因主要包括:更高邊際利潤的新產品以及國內老熟婦露臉視頻電子銷售帶來的收入增長,使集團獲得經營收益及毛利增長;與壹周刊出版有限公司的法律訴訟審結後所獲得的一次性款項;由於與壹周刊出版有限公司的法律訴訟完結及提撥壞賬準備金下降,使行政成本得以減少;以及有效整合以及優化不同廣告渠道以用作推廣集團的產品,使銷售宣傳成本得以減少。
智通財經瞭解到,霸王集團主要業務包括:護發產品、護膚產品和涼茶,其中護發產品的營業額占公司業務的八成以上。
20欣賞人體 10年7月14日《壹周刊》刊發報道,指霸王洗發水含有可致癌二惡烷。報道一出,霸王集團銷量及股價出現大跌,市值蒸發24億。2010後深陷“致癌風波”的霸王洗發水一路向下,也致使公司業績一蹶不振。2010年當年便現虧損超1億,2011年更是巨虧5.6億元人民幣。
隨後四年,虧損是霸王不能擺脫的陰影。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霸王集團的總體營業額同護發產品的營業額同步下降:其中總體營業額分別為5.56億元、4.78億元、2.95億元、2.32億元;護發產品的營業額分別為4.47億元、4億元、2.56億元、2億元。
隨著業績不景氣,霸王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在逐年大幅下跌,從2012至2015年分別為2.25億元、4330萬元、1690萬元、960萬元。
2016年5月,艱難度日瞭六年的霸王終於迎來轉機,法院裁定被告壹周刊出版有限公司敗訴,須向霸王賠償300萬港元,並須向原告賠償八成訴訟費。
勝訴後的霸王,2016年上半年度,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營業額上升34.1%至1.35億元,業績轉虧為盈,股東應占溢利2116萬元;期內業務整體毛利上升1.2倍至7263萬元,毛利率則增加21個百分點至53.6%;護發產品的營業額上升18.9%至1.08億元,業績轉虧為盈,取得經營溢利2551萬元。
目前霸王集團的具體業績還有待進一步披露。智通財經研究中心分析認為,霸王勝訴並轉虧為贏,卻不得不面對其自身產品結構單一,對護發產品的依賴性極大的問題。因此,霸王護發產品已經擺脫瞭“二惡烷”,但苦於“招式已老”,想回巔峰已不太可能。